手机版英文版云上荆州魅力荆州今天是:
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> 正文
公安县小龙虾产业发展:虾稻共生 种养全面转型
信息来源: www.248365365.com/网 | 发布时间:2017-10-16 09:25

    公安,有“百湖之县”“鱼米之乡”美称。每逢春节,民间便以烙印鱼米之乡特性元素的舞龙灯、舞蚌壳精、划彩莲船庆丰收。然而近两年来,春节村头巷尾,却耍起了失传已久的“五虾闹鲶”。十余村民,举五色龙虾,戏、斗、绕、跳,那种从内心溢出的欢乐,荡漾在江南水乡。

    原来,是这小龙虾给公安人民带来了富裕,带来了丰收的喜悦。

    靠种稻、养鱼为主业的公安人,近年来农业产业转型为“虾稻共生”“虾稻连作”,供给侧产业改革使该县小龙虾产量跻身全国第七大县。小龙虾从一种外来物种变身为公安县的特色产业。全县“虾稻连作”“虾稻共生”面积达到30多万亩,催生出千亩连片标准化稻田综合养殖基地11个,专业小龙虾规模收购点36个,小龙虾加工企业3家,年均出口创汇约1600万美元。

    从种植、养殖,到加工、贸易,再到精深加工,层层多赢、环环增效。

    十余年来,从几百亩忙活到30万亩,公安人尝够了小龙虾的苦辣酸甜:他们曾因大塘养虾、低洼田养虾、沟渠养虾摸索失败,尝够了个中“苦”味;曾因缺经验、缺技术顿足捶胸,被小龙虾“辣”得呛口;也曾因缺资金、欠规模一年到头入不敷出,为小龙虾流过“酸”涩的泪;最终又因“虾稻连作”“虾稻共生”实现产销共赢,村民共富,终于尝到了小龙虾的“甜”滋味。

    一户一户的农田全部流转,一村一村的农田全部实行“虾稻连作”“虾稻共生”的种养转型,小龙虾养殖的规模之大、发展的势头之猛,着实让人震惊。在土地细碎、成本高、技术缺乏等不利因素的掣肘下,是什么力量推动小龙虾转向大产业?公安县人紧盯市场,以“虾稻共生”促进“产销共赢”,带动“村民共富”,实现传统农业供给侧改革,其书写的市场传奇,或许可资镜鉴。

    虾稻共生 种养全面转型

    “虾稻共生”,即在稻田里套养龙虾;“虾稻连作”,即将稻田龙虾收网后,再插秧育稻。

    公安县小龙虾养殖起步较早。早在1998年,公安县麻豪口镇月湖村就介入小龙虾养殖。但由于缺乏经验,技术不成熟,最终导致了巨大的亏损,终究未能在全县形成气候。

    2006年,湖北省开始推广虾稻连作模式,省委将其写进“一号文件”。借此东风,公安县委、县政府领导看准小龙虾养殖是传统农业转型的突破口,将稻田综合养殖作为水产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抓。多次组织专班到潜江、江苏盱眙等地学习考察。

    公安县作为全省水产大县和传统农业大县,农业资源、渔业资源极其丰富,全县有水田近70万亩,其中适宜开展稻田综合养殖水田近50万亩,让“虾”“稻”共生,发展稻田综合养殖优势明显。

    2007年,不甘失败的月湖村开始率先探索虾稻连作模式,拿村里800亩公田做实验,鼓励大户示范养殖,并不断提高稻田综合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,采取“半租式”“全租式”“调剂式”“联合式”等方式,引导农田依法有序流转,促进稻田综合养殖向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全村小龙虾养殖规模由最初的30多亩扩大到5000余亩,仅小龙虾年创产值达1700多万元,亩平均增加收入3000多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小龙虾养殖专业村”。

    台上喊破嗓子,不如台下做出样子。“月湖村的经验让全镇村民看到了养小龙虾的前景,一时间,镇上的村民都开始改造农田养殖小龙虾。”麻豪口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周保才对记者说,镇上的农户从最开始的“不识公母”变成了“个个都是养虾专家”。

    为了提高农民养小龙虾的积极性,2014年,公安县出台《全县发展稻田综合养殖模式考核奖励办法》,由县财政列支,对发展稻田综合养殖模式的农户、新型经营主体或企业,按照每亩40元的标准实行“以奖代补”。农民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。仅2014年,全县就发展1000亩以上的大户3户,500亩以上的大户近10户,100亩以上的80多户。

    如今,走在公安县的大街上随便找个人,都能说出一箩筐的小龙虾生意经,从耳濡目染到种养全面转型。

    村民共富 土地全面流转

    养虾起初,老百姓都曕前顾后,担心技术,担心市场行情。这些都没让镇村干部少操心。

    “老百姓安心养虾,村里帮忙种田”,这是目前麻豪口镇沙场村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 黄祥云是沙场村村支书,在村委会扎根工作20年。据他介绍,镇里以“稻虾连作,一田双收”为代表的种养模式正引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。

    站在村头一片虾稻连作基地前,黄祥云告诉记者,这里曾是村里无人问津的地方。

    2016年8月,在县农业局、国土局和水产局的扶持下,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曾经的弯子林变成了“聚宝盆”。

    沙场村成立了公安祥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合作社,黄祥云说:“今年我们将全村246户农户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,采取‘保底收益+按股分红’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。合作社将全村1850亩旱田也改为水田,开始养虾,并开发房前屋后、废弃宅基地、荒沟、荒坡荒地400多亩用于种植虾稻。其中贫困户64户,荒地的开发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也让村民们对致富更加有信心”。

    光有土地还不行,养殖技术也是关键。近年来,村里邀请县里水产专家对村民开展技术培训,并对发展好的水产每亩奖励500元,不仅如此,土地流转后,合作社采取“三包”模式,政府包销、包供种、包技术。村民除利润分红外,每亩地纯收入可达4500元。

    九组村民孙和平就是虾稻养殖的受益者之一。记者为他算了一笔账,孙和平拥有30亩田,一亩田养虾纯收入可达5000元;种稻一年收入3万元;勤劳的他还在合作社里打工,一年工资约4万元。一年下来,他们一家收入可达20万元。

   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,以特色产业扶贫为重点,发展小龙虾等产业,有效促进了镇村经济发展,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。整个麻豪口镇经过近三年的发展,虾稻连作面积从2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亩;在产业发展上有1000多户贫困户从中受益。截至2016年底,全镇已有440户,1349人靠养虾脱贫。

    产销共嬴 观念全面更新

    家家户户养龙虾,技术跟上来了,产量也上来了,村民担心卖给谁,如何卖个好价钱。

    针对这些问题,公安县委县政府早已为虾农找好了销路。

    海瑞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淡水鱼、小龙虾养殖、加工、营销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它带领公安小龙虾实现了“闯荡”国外大市场的目标。

    过去,该企业负责人帅修武一直在潜江某小龙虾深加工企业工作。2010年,受到家乡政策利好的感召,他毅然辞去工作,带着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回到公安。就在这一年,他在公安麻豪口镇创立了海瑞渔业股份有限公司,专攻速食小龙虾市场。公安县养殖的小龙虾质量好,产品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,但起初由于海瑞渔业资质不够,一直都是靠着他人的公司一起出口。

    2014年,积累了一定资金后,帅修武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:建新厂、拿资质,让公安的小龙虾、海瑞的小龙虾堂堂正正“跳”出去。

    很快,在县招商局、食药监局和商务局的协调帮助下,2014年3月28日,位于青吉工业园内的新厂开始动工,并在2015年3月正式投产。新建成的厂区内,不仅配备有10000吨级的冷库、30吨级的急冻库、3200平方米小龙虾加工车间、3200平方米精加工休闲食品车间,还添置了2000平方米淡水鱼片加工车间和1栋科研大楼,充分满足企业发展和扩容需要,让海瑞一举跻身全市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第一方阵。

    2015年,经过欧盟相关机构及省食药监局等机构现场调研论证,专家一致认为该公司厂区规模、生产工艺、产品质量及品牌管理均符合出口要求。这样一来,企业产品顺利获得了走向世界的“通行证”。目前,海瑞加工的小龙虾已远销欧美、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、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。2016年,公司实现销售总收入14853万元,利税1198万元,其中出口创汇330万元。

    小龙虾走出国门,成就的不仅仅是海瑞,更是成为了带动公安县农业发展走上“快车道”的强劲“引擎”。近万吨的原材料需求,强烈刺激了公安县小龙虾及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。

    截至2016年,公安县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近30万亩,小龙虾产量2.3万吨,产值超6亿元。公安县副县长张刚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引领,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推进小龙虾产业提质增效。同时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着力推介“闸口”小龙虾品牌,繁荣小龙虾餐饮业,使小龙虾产业真正做到“接二连三”,遍地开花。力争到2020年,公安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50万亩,小龙虾产量超过6万吨,“虾稻”综合产值过百亿。

 

 

0
网站地图|站内搜索|联系我们|站内声明
主办:荆州市政府办公室
承办:荆州市政府政务公开和电子信息办公室 荆州新闻网
网站新闻支持:荆州日报、荆州电视台、荆州人民广播电台
网站标识码:4210000002
地址:荆州市江津西路262号
电话:0716-8278407 0716-8445200
鄂ICP备05028271号
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1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