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英文版云上荆州魅力荆州今天是:
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打响脱贫攻坚战 > 系列报道 > 正文
荆州市脱贫攻坚战地报道(一)
信息来源: www.248365365.com/网 | 发布时间:2017-02-17 11:56

   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2016年,我市实施贫困村“一村一品”产业行动,通过“龙头企业、基地、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方式,建立起贫困户与致富带头人的利益链接机制。目前,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923家,家庭农场5761家,合作社联合社51家,土地股份合作社34家,呈现出种养专业大户、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可喜局面。

    为推进产业扶贫快速发展,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多次赴县、市、区调研产业扶贫工作,并对这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,李新华强调,全市上下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大力发展特色种养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等,做到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商则商、宜游则游;要积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,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,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链接机制。

    松滋市纸厂河镇城址山村是李新华的扶贫联系点,现已形成四大支柱产业,即蔬菜种植、蚯蚓养殖、水生种养和水果产业。2016年,该村集中流转280亩土地,完成近100个蔬菜大棚搭建与承包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4.3万。在发展蚯蚓养殖产业时,该村流转72亩土地,集体经济增收1.4万元。为盘活120亩集体荒地,该村组织开挖堰塘37口发展水生种养产业,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增收1.2万元。该村还以村级传统脐橙产业基础,发展脐橙6500株,新植黄桃4500株,带动64户贫困家庭走上了发展庭院经济的道路。

    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,市长杨智多次强调产业扶贫工作,并对这一工作多次进行专题部署。他要求,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村集体、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的利益捆绑机制,通过帮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,引导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优势、带动脱贫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作为其扶贫联系点,该村产业扶贫迈开了坚实的步伐。目前,枣林村成立的“俊林合作社”推广虾稻种养模式,扩大养殖规模500亩,合作社不仅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,还可以帮助打通销路,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。同时引进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对枣林村进行水稻种植帮扶,推进“虾稻联作”项目,先后建成“多鳞鱼繁育中心”等3个扶持贫困户产业。

    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2016年我市产业扶贫可圈可点。观音垱镇为沙市区唯一的省级贫困乡镇,该镇引进湖北荆香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宜阳、泗场、天星观等三个村的6500亩土地发展“虾稻联作”,成为全市最大的连片稻田综合种养基地,可解决80名固定劳力就业,解决季节性临时劳力工1.2万个,困难群众因此增收260万元。荆州区川店镇双马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150家农户土地530亩,发展果蔬种植基地,其中贫困户8户31.66亩,带动92名贫困对象在公司基地打工,年实现人均收入1.5万元以上,树立起“双马模式”产业扶贫典型。

    产业扶贫由过去的“散兵游勇”开始向“抱团出击”转变。监利县福娃集团流转土地3万亩发展稻虾共育,带动10万农民致富,每人每年有7万元稳定收入,同时辐射带动120万亩订单水稻。沙市区锣场镇扩大草莓产业,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,大棚200多个,共带动40多户贫困户种植草莓,预计年生产草莓300多万公斤,产值近亿元,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。松滋市引进1.5亿元的羊肚菌种植及深加工高科技农业项目,流转1080亩土地建立羊肚菌种植及深加工基地,以合作社的形式解决该村32户贫困家庭50余人的就地就业,每年为贫困家庭增收近30万元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。

    特色扶贫产业亦是乘势而上,发展势头强劲。石首市团山镇建设四大特色农业板块,即3万亩优质油菜板块、3万亩水产养殖板块、30万只蛋鸭养殖板块、以六虎山生态科技园为基础的5000亩优质茶叶板块,带动全镇贫困户增收。公安县月湖村形成龙虾养殖、果木栽培和苗木种植三大特色板块产业,年产值突破2100万元,户平均增收5.02万元,其中贫困户增收5000余元。江陵县引进枝江市明新蔬菜合作社投资500万元,发展千亩蔬菜生产基地,从事萝卜、玉米等集约化生产,年产值达1500万元。(记者江峡琳玲通讯员张犊)

 

 

0
网站地图|站内搜索|联系我们|站内声明
主办:荆州市政府办公室
承办:荆州市政府政务公开和电子信息办公室 荆州新闻网
网站新闻支持:荆州日报、荆州电视台、荆州人民广播电台
网站标识码:4210000002
地址:荆州市江津西路262号
电话:0716-8278407 0716-8445200
鄂ICP备05028271号
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199号